摄影师姓名或ID:    密 码:     取回密码  摄影作者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中文简体        ·English

·佛教文化圣地——山西忻州五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连州摄影节“廉风和畅”摄影作品展征稿  ·亿载造就绝景奇观 江西三清山  ·每周影人:重庆摄影家潘伟军(2010.8.30-2010.9.5)  ·秦皇岛山海风光  ·万里长江正源头——沱沱河  ·每周影人:山东摄影家赵明(2010.5.24-2010.5.30)  ·每周影人:河南摄影家宪平(2010.2.2-2010.2.7)  ·天下第一桥——河北赵县赵州桥  ·“神州第一街”——北京长安街月底完成大修  ·文明校园——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辽宁兴城古城: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之一  ·每周影人:河南摄影家杨国龙(2009.4.6-2009.4.12)  ·辽宁大连日本风情一条街[高清图片]  ·珍爱湿地 走进大庆——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7月中旬开幕  
更多>>
细雨中,走在高椅村(之二)
CCN传媒 www.ccnpic.com  责任编辑:曾小凤 

  细雨中,我走在高椅村,泛着青光的青石板小巷曲折而幽长,从中似乎可以读出雨丝般飘渺的对时光的伤感对家园的怀恋对安宁的渴望,这思绪时隐时现时近时远。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在读一幅画。

 

  置身高椅村,不由得想起一副古联:即景生情,不知是景中情还是情中景;将人作画,不知是人中画还是画中人。在迷宫般胡同的墙角,不时便出现一个指示牌,上写“请这边走”,显然它是想让你看最有标志性的景点,或豪门大户,或古迹新说。但我走着走着就看不到这指路牌了,因为“那边”一样有令我陶醉的风景。我随意的走着,像机几乎一直端在眼前,不必去考虑所谓构图,不必去想所谓光圈速度,更不必去想拍出一幅别有拍不出来的独家照片,挪两步就按动一下快门,在这里最好只当一名见什么拍什么的网络“拍客”。

 

  我去过的开发成旅游景点的著名古村不算少,但认为真正保持着如诗如画原生态的,惟有此村。这里实在太美了。美在大处,村子三面环山谓之“高椅”,一个形象又充满向往的名字。村前一条河湖相连,小船木屋点缀其间,烟雨茫茫,远山如黛,天水相连,一望无际,我换上焦距14毫米超广角镜头也觉得太窄,可惜不能将美景收入一幅画中。 这里更美在细节,所有的生活道具其形其态其摆放姿其位,都自然天成,恰到好处,可谓俗中有雅,雅中有俗,虽是司空见惯无心插柳,却又像是匠心独运创意非凡,我感叹,大自然的作品怕是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鬼斧神工。

 

  村民们世代就是这样生活,他们无意中用勤劳的双手给予了生活最生动美丽的注释。多美呀!田园的蓠笆稀稀落落,树枝竹片中会有一两根超乎想象的粗大木桩,不谐调中又错落井然,妙哉,无门无界什么都不能阻挡的篱笆,只是给画家们留作示范的线条来装点这绿色田园吗?黑压压的高脚木屋使人感沉闷吧,不要紧,那两棵结满果实的桔树和柚子树,会立刻使“画面”充满生机。院子里残败的矮墙会有两三盆熏衣草,泥制的花盆用铁丝绑着,紫色的花儿寂寞地开着。搭墙担树的葡萄架、参差不齐的木板门、矗立的柴捆、躺倒的瓦罐、地下的农具、吊挂的竹篮、花衣的儿童、相闻的鸡犬……不管是“请这边走”还是“请那边走”,在高椅村到处是可供观赏回味的作品,随眼望去,远、中、近,人、物、景,摄影的构成尽在其中;点、线、面,黑、白、灰,绘画的要素一应俱全。

 

  走出高椅村,我回味高椅村美景的同时,还想起村中那些都不能遮风避雨的陋舍,想起那个抽着旱烟让我拍照并推辞不要几元钱的老人,不禁又有些茫然,“美”到底是什么,对旅游者来说是自然还是人文,对高椅村来说是原始还是繁华?估计答案会有千百个,但鲜有人下一定论。

文章来源:CCN传媒 (信息发布:王义明)
文章内容与读者观点由CCN会员或CCN读者发表,并不代表CCN证实其描述或同意其看法。文章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到(serv#ccnpic.com 请将#改为@)。
精彩文章
业务合作热线

电 话:52837246

E_mail:serv@ccnpic.com